欢迎来到山东美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官网!
多年专注浇筑楼梯工程施工

打造浇筑楼梯,性价比更优的一站式服务商

15314281590

13662500290

现浇楼梯对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

来源:www.jiaozhuloudti.com 发布日期:2016年8月25日 关注次数:3019

当发生地震和火灾时,楼梯是重要的紧急逃生竖向通道。楼梯的破坏会延误人员的撤离及救援工作,从而导致严重伤亡。为了保证楼梯的正常工作,不仅要保证现浇楼梯结构的整体性能,还应避免楼梯受一些非结构部件脱落的堵塞。

1.地震时现浇楼梯对框架结构的整体影响

以8层两侧有两楼梯的建筑为例,比较2种情况:有梯梁梯柱和无梯梁梯柱时楼梯对框架结构的整体影响,有梯梁梯柱时楼梯形成一一个更复杂的支撑体系。计算结果(见表1.表2)

表1 有楼梯(无梯梁梯柱)与无楼梯的比较
表2 有楼梯(无梯梁梯柱)与无楼梯的比较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有无梯粱梯柱的楼梯对结构的整体影响不同,但都较大;有梯梁梯柱时,楼梯对框架结构的整体影响更大。

2.现浇楼梯对相连部件的影响

(1)现浇楼梯对结构角柱的影响:楼梯对多高层结构的底层角柱影响较大,通过计算对比,角柱的轴力增加1.142.5倍,柱配筋增加40%左右。

(2)现浇楼梯对梯柱的影响:经研究表明,7度和7度以上时梯柱较大拉力与地震作用的大小有较大的关系。实际工程中7度时梯柱较大拉力也有达到200KN,7度和7度以上时梯柱应按较大拉力配筋。

(3)现浇楼梯对梯梁的影响:在地震作用下,考虑楼梯参与整体结构工作后,梯梁在梯板的拉压力作用下承受了双向剪力,与通常不考虑楼梯参与整体结构工作的计算方法相比,梯梁中剪力值增加近3倍,且剪力分布也发生显著改变。上下梯板交接处的梯梁中部和梯梁支座处均承受很大的剪力,很易发生剪扭破坏。同时在7度和7度以上地区,梯梁剪力和扭矩随地震作用增大而增大,地震引起的剪扭起控制作用。因此,7度和7度以上时梯梁须考虑抗震计算和设计。

(4) 现浇楼梯对梯板的影响:在地震作用下,楼梯实际参与了主体结构工作,梯板具有类似斜撑的作用,地震下受到很大的拉压轴力,尤其是底部几层以通过有限元对梯板的分析可知:梯板的拉、压应力为2.0MPa,远大于楼层楼板的拉、压应力0.3MPa左右的范围,且随着地震作用增加,地震引起的拉应力起控制作用,梯板构造钢筋抵抗不了拉、压应力。因此,7度和7度以上时, 梯板须按平均拉应力计算板钢筋,按恒活载计算的钢筋可能不够。(5) 弹塑性分析表明,考虑楼梯参与整体结构受力后,结构的屈服机制( 见图1) 因此,有必要采取其他措施,保证楼梯作为逃生通道的安全性。

图1

3.减少地震力作用下现浇楼梯受力方法

由以上考虑现浇楼梯参与整体结构共同工作后的结构抗震分析可知,楼梯和楼梯间框架柱的内力比不考虑楼梯参与整体结构共同工作分析方法所得到的内力显著增大,这一方面使得楼梯的设计难度增大,另一方面楼梯间会成为地震中首先.发生破坏的部位。

与此同时,框架部分的内力将会比不考虑楼梯参与整体结构共同工作分析方法所得到的内力有所减小,这又会使得框架部分的抗震安全性比以往不考虑楼梯参与整体结构共同工作的设计结果有所降低。为解决这个两难问题,减轻楼梯震害,确保楼梯在地震中安全与通畅,可采用2种方法:

(1)抗的方法一在楼梯间采取增大主体结构侧向刚度的措施,如增加剪力墙,这样可以使得楼梯间的地震力主要由剪力墙承担,使得楼梯构件的受力降低,再采取加强楼梯的构造措施,确保楼梯在地震中的安全和畅通,此时结构模型成为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或少墙框架结构,这也会在整体上增强结构的抗震能力。但此时需注意,楼梯间依然是结构抗震的第-道防线,其破坏后框架部分的地震内力会增大, .因此,建议框架部分仍按不考虑楼梯参与整体结构共同工作分析方法所得到的内力进行设计。显然,这样的设计造价会比以往有显著增加。

(2)放的方法一采取构造措施,断开现浇楼梯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使楼梯不参与整体结构受力。这种措施不但能改 善楼梯受力状态,还可以减少由楼梯引起的结构不规则和地震反应的不确定性。该方法的具体措施有2种方案,2种方案的上跑梯板在休息平台处均设置隔离滑动层,与休息平台隔离;不同之处在于,休息平台较小时采用悬臂休息平台,休息平台较大时采用双梯柱方案。隔离滑动层处钢筋不连通,为减少摩擦,水平缝处可采用聚四氟乙烯板,或采用柔性材料(如聚苯板)、2层油毡;也可直接将隔离滑动层设置为施工冷缝(但这种做法摩擦力较大)。这种方法可基本消除楼梯参与整体结构的共同工作,使楼梯本身也成为非抗侧力构件,故可不考虑抗震要求,在结构抗震分析计算中也不需考虑其刚度影响,可仍按传统的方法进行楼梯部分的设计。

大震作用下水平位移的确定。参考相关规定的有关公式,梯板和平台板之间防震缝为:

大震作用与小震作用之比(见表3)。

休息平台板一侧较小支座宽度为:

式中:
梯板跨度方向防震缝宽度;
梯板较小支撑长度,取。
假设某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8 (0. 20g)度,梯板和休息板之间跨度方向在小震下的弹性水平位移为12. 5mm。
那么梯板在大震作用下较大水平支承长度b为:

4.总结

(1)结构设计应优先采用第2种方法,使现浇楼梯不参与整体结构受力。同时应采用如下构造措施:楼梯间两侧采用轻质砌体填充墙时,应设置水平间距<2. 0m的构造柱,设置竖向间距<1.0m的水平构造连接筋,楼梯板不应嵌砌入填充墙,框架结构楼梯间首层外门两侧宜设置构造柱以固定门框。

(2)如果按传统方法设置楼梯,应考虑楼梯参与整体结构共同工作进行结构分析,确定楼梯的受力;同时还应按无楼梯情况进行框架结构受力分析,确定框架部分的受力。在楼梯配筋设计时,梯板应采用双层配筋,以承受拉力;梯梁的抗剪扭钢筋应增强;梯柱应按抗弯抗剪计算,并增强抗剪能力。

(3)楼梯间在结构平面中不要靠近端部,避免对整体结构产生扭转效应。

工程案例

CASE SHOW